计划行为理论
理论概述
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是由Icek Ajzen(1988,1991)提出的。是对Ajzen和Fishbein(1975,1980)共同提出的理性行为理论(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TRA)的发展,理性行为理论重点分析态度如何有意识地影响个体行为,关注基于认知信息的态度形成过程,其基本假设是认为人是理性的,在做出某一行为前会综合各种信息来考虑自身行为的意义和后果,任何因素只能通过态度和主观准则来间接地影响行为。该理论有一个重要的隐含假设:人有完全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而Ajzen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在组织环境下,人的行为并不是百分百地出于自愿,个体的行为要受到管理干预以及外部环境的制约,处在控制之下。因此,需要引入一些外在变量,如情境变量和自我控制变量等,以适应研究的需要。因此,他将TRA予以扩充,增加了一项“个体感知到的行为控制”(Perceived Behavior
Control,又译为感知行为控制、知觉行为控制、行为控制自我认知等)的新因素,这一因素可以理解为是“个体对自己的行为受到自我控制(基于认识某些控制条件的控制)程度的感知结果”,从而发展成为新的行为理论研究模式——计划行为理论。计划行为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计划的结果,该理论能够解释人类行为的发生。
1、态度(Attitude)是指个人对该项行为所抱持的正面或负面的感觉,亦即指由个人对此特定行为的评价经过概念化之后所形成的态度,所以态度的组成成份经常被视为个人对此行为结果的显著信念的函数。
2、主观规范(Subjective
Norm)是指个人对于是否采取某项特定行为所感受到的社会压力,亦即在预测他人的行为时,那些对个人的行为决策具有影响力的个人或团体(salient individuals or groups)对于个人是否采取某项特定行为所发挥的影响作用大小。
3、感知到的行为控制(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是个人感知到的自我执行特定行为的难易程度,指人们对自己执行特定行为的能力的感知(注,Ajzen的原始定义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refers to people's perceptions of their ability to perform a given behavior),相当于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的行为受自我控制(基于认识某些控制条件的控制)程度的感知结果。当个人认为自己所掌握的资源与机会愈多、对行为的阻碍和控制愈少,则感知到的行为控制就愈强。而其影响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对行为意向具有动机上的含意;二是其亦能直接预测行为。
4、行为意向(Behavior
Intention)是指个人对于采取某项特定行为的主观机率的判定,它反映了个人对于某一项特定行为的采行意愿。
5、行为(Behavior)是指个人实际采取行动的行为。
6、信念(Beliefs)是指对自己的想法观念存在的强烈的坚定不疑的确信与信任。
一般而言,个人对于某项行为的态度愈正向时,则个人的行为意向愈强;对于某项行为的主观规范愈正向时,同样个人的行为意向也会愈强;而当态度与主观规范愈正向且知觉行为控制愈强的话,则个人的行为意向也会愈强。反观理性行动理论的基本假设,Ajzen主张将个人对行为的意志控制力视为一个连续体,一端是完全在意志控制之下的行为,另一端则是完全不在意志控制之下的行为。而人类大部分的行为落于此两个极端之间的某一点。因此,要预测不完全在意志控制之下的行为,有必要增加行为知觉控制这个变项。不过当个人对行为的控制愈接近最强的程度,或是控制问题并非个人所考量的因素时,则计划行为理论的预测效果是与理性行为理论是相近的。
(卢晓旭 整理)
计划行为理论的模型和概念界定
(一)理论模型
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是由Icek Ajzen(1988,1991)提出的。是Ajzen和Fishbein(1975,1980)共同提出的理性行为理论(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TRA)的发展。TPB认为人的行为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计划的结果,它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人是如何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的。计划行为理论的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非个人意志控制的行为不仅受行为倾向的影响,还受执行行为的个人能力、机会以及资源等实际控制条件的制约,在这些条件充分控制的情况下,行为倾向直接决定行为;
(2)准确的行为控制自我认知反映了实际控制条件的状况,因此它可作为实际控制条件的替代测量指标,直接预测行为发生的可能性,预测的准确性依赖于行为控制自我认知的真实程度;
(3)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行为控制自我认知是决定行为倾向的3个主要变量,态度越积极、重要他人支持越大、行为控制自我认知越强,行为倾向就越大,反之就越小;
(4)个体拥有大量有关行为的信念,但在特定的时间和环境下只有相当少量的行为信念能被获取,这些可获取的信念也叫突显信念,它们是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行为控制自我认知的认知与情绪基础;
(5)个人以及社会文化等因素(如人格、智力、经验、年龄、性别、文化背景等)通过影响行为信念间接影响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行为控制自我认知,并最终影响行为倾向和行为:
(6)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行为控制自我认知从概念上可完全区分开来,但有时它们可能拥有共同的信念基础,因此它们既彼此独立,又两两相关。
(二)关键概念及测量样例
l
行为(behavior):个体在特定时间与环境中为实现特定目标而做出的外显的可观测的行动。
举例:下个月,我将每天在健身中心的跑步机上至少行走30分钟。
极不可能成为事实
1 : 2 : 3 : 4 : 5 : 6 : 7 极有可能成为事实
l
行为倾向(intention):个体执行某个行为的意愿。
举例:我打算在下个月,每天在跑步机上至少行走30分钟。
极不可能去打算
1 : 2 : 3 : 4 : 5 : 6 : 7 极有可能去打算
l
行为态度(attitude toward the behavior):是个体对行为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
举例:我下个月每天在跑步机上至少行走30分钟,对于这项计划,我是
非常不积极的
1 : 2 : 3 : 4 : 5 : 6 : 7 非常积极的
l
主观规范(subjective norms):个体对特定行为的看法,是受重要人物影响而建立的规范,包括指令性规范和描述性规范。
指令性规范(injunctive norms):大多数对个体重要的人认为个体应该(或不应该)执行特定行为。
举例:大多数对我很重要的人都认为我下个月
每天在跑步机上至少行走30分钟。
非常不应该
1 : 2 : 3 : 4 : 5 : 6 : 7 非常应该
描述性规范(descriptive norms):大多数对个体重要的人是否正在执行特定行为。
举例:大多数对我很重要的人他们自己每天在跑步机上至少行走30分钟。
没有一个人是这样
1 : 2 : 3 : 4 : 5 : 6 : 7 大多数是这样
他们完全没做到
1 : 2 : 3 : 4 : 5 : 6 : 7 他们完全做到了
l
行为控制自我认知(perceived behavior control):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行为受自我控制程度的认知,也取决于对自己的行为是否受到其他条件控制的认知。
举例:下个月每天坚持在跑步机上至少行走30分钟,我知道这一行为我自己是完全有能力做到的。
我并不清楚
1 : 2 : 3 : 4 : 5 : 6 : 7 我非常清楚
l
行为信念(behavioral beliefs):个体对行为执行态度所具有信心的程度。在态度的期望价值理论中,行为信念强度(behavior
belief strength)与结果价值评估(outcome
evaluation)相乘构成了行为信念。
行为信念强度(behavior belief strength):对行为执行态度的坚定程度的判断。
举例:下个月,我可以坚持做到每天在跑步机上至少行走30分钟。
非常不符合实际
1 : 2 : 3 : 4 : 5 : 6 : 7 非常符合实际
结果价值评估(outcome evaluation):对行为态度结果价值的判断。
举例:下个月,我每天坚持做到在跑步机上至少行走30分钟对我来说是
非常有害的
1 : 2 : 3 : 4 : 5 : 6 : 7 非常有益的
l
规范信念(normative beliefs):个体对社会规范性压力的理解,或其他人表现出的应该或不应该执行这种行为的信念。包括指令性规范信念(injunctive
normative beliefs)和描述性规范信念(descriptive
normative beliefs)。规范信念由规范信念强度(normative
belief strength)与顺从动机(motivation to
comply)或角色认同(identification
with referent)相乘构成。
指令性规范信念(injunctive
normative beliefs):个体预期到重要人物或团体对其是否应该执行某特定行为的信念。
指令性规范信念强度(injunctive
normative belief strength):个体预期到重要人物或团体对其是否应该执行某特定行为的期望程度。
举例:我的家人认为我
在下个月每天在跑步机上至少行走30分钟。
非常不应该 1 : 2 : 3 : 4 : 5 : 6 : 7 非常应该
指令性规范顺从动机(motivation
to comply of injunctive normative beliefs):个体顺从重要人物或团体对其所抱期望的顺从程度。
举例:一般来说,我_________想做我的家人认为我应该做的事情。
一点也不 1 : 2 : 3 : 4 : 5 : 6 : 7 非常
描述性规范信念(descriptive
normative beliefs):个体预期到重要人物或团体是否执行某特定行为的信念。
描述性规范信念强度(descriptive
normative beliefs strength):个体预期到重要人物或团体是否执行某特定行为的期望程度。
举例:我的家人每天在跑步机上至少行走30分钟
极不可能 1 : 2 : 3 : 4 : 5 : 6 : 7 极有可能
描述性规范角色认同(identification
with referent of descriptive normative beliefs):个体对重要人物或团体执行某特定行为的认可和模仿程度。
举例:一般来说,我________愿意跟随或模仿重要人物或团体做他们所做的事情。
一点也不 1 : 2 : 3 : 4 : 5 : 6 : 7 非常
l
控制信念(control beliefs):个体对可能促进或阻碍行为执行的因素存在的信念。
控制信念由控制信念强度(control belief strength)和因素控制能力(power of control factors)相乘构成。
控制信念强度(control belief strength):个体感知的可能促进或阻碍行为执行的因素存在的强度。
举例:我预测到下个月我的工作
非常繁重
1 : 2 : 3 : 4 : 5 : 6 : 7 非常轻松
因素控制能力(power of control factors):个体感知到这些因素对行为执行促进或阻碍的强度。
举例:我知道工作轻松与否会直接影响我每天在跑步机上至少行走30分钟
我完全不清楚其关系
1 : 2 : 3 : 4 : 5 : 6 : 7 我非常清楚二者关系
(卢晓旭 范蕾 撰写)
参考资料链接
l Ajzen的网站
l 计划行为理论(全球百科)
l 计划行为理论(百度百科)
参考文献
l Fishbein M
, Ajzen I . Predicting
and Changing Behavior: The Reasoned Action Approach[M].2010.(专著)
l 闫岩.计划行为理论的产生、发展和评述[J].国际新闻界,2014,36(07):113-129.
l 段文婷,江光荣.计划行为理论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8(02):315-320.
l 赵明.计划行为理论相关变量测量研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2,29(04):79-81.
l Ajzen I .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J].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1991, 50(2):179–211.
l Ajzen I
, Driver B L . Prediction
of leisure participation from behavioral, normative, and control beliefs: An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J]. Lsure, 1991,
13(3):185-204.
l Ajzen I . Constructing
a TPB questionnaire: Conceptual and methodological considerations. accessed
28/12/2007. 2002.
l Teo T
, Koh N , Lee C B . Teacher's
intention to teach financial literacy in Singapore: A path analysis of an
extended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ur (TPB)[J]. The Asia-Pacific Education
Researcher, 2011, 20(2):412-421.
l Underwood P
R . Teacher
beliefs and intentions regarding the instruction of English grammar under
national curriculum reforms: A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ur perspective[J].
Teaching & Teacher Education, 2012, 28(6):91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