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学科教研联盟“地理新教师快速成长的路径”主题教研活动在华东师范大学第五附属学校成功举行 撰稿:李鑫宇 发布日期:2024.12.19 2024年12月11日上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集团主办、华东师范大学第五附属学校承办的地理学科教研联盟教研活动在上海市嘉定区华东师范大学第五附属学校成功举行。本次活动主题是“地理新教师快速成长的路径”。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卢晓旭老师、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陈昌文老师,以及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集团成员校的地理教师参与了本次地理教研活动。活动由华东师范大学第五附属学校李超副校长主持。 参加“地理新教师快速成长的路径”主题教研活动的老师 活动伊始,五附中李超副校长、刘珈宏副校长、闫校副书记、教学发展处李艳主任和来参加教研活动老师们展开了友好亲切的交谈。李超副校长介绍了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状况,以及地理组的现状,同时也对华东师范大学提供的此次教研机会以及各位集团学校的支持表示真挚感谢。 华东师范大学第五附属学校李超副校长主持欢迎会 随后,五附中初中地理教师李鑫宇老师开设了《世界的人口》展示课。课堂中,李老师基于当下世界严峻的人口形势,创设联合国人口普查员作为教学情境,发布主题任务,以人口的时序变化、空间分布、问题及其响应作为逻辑主线,从时间空间维度、静态动态层面、自然人文视角出发,让世界人口发展变化过程及区域分异在孩子们面前的呈现更加综合立体。课堂充分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设计多种教学形式的嵌入,并在各教学环节中隐含着地理思维以及核心素养的培育。 李鑫宇老师讲授《世界的人口》 观课现场 课堂教学研讨环节,上海华旭双语学校杜亚辉老师对李老师的课堂教学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王老师认为本课以逻辑主线下的任务驱动形式激发学生兴趣,在重难点处理上,以贴近生活实际的案例比喻化生涩抽象为生动具象,最后的角色代入形式,能让学生在发挥主观能动性梳理所学之余,也能为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同时,他对华师五附学生在课堂上的精彩表现与发言给予了赞扬。 上海华旭双语学校杜亚辉老师点评 上海民办华二宝山实验学校曹雨老师认为,该堂课的教学形式多样,环节紧凑有序,在重难点的处理上颇具心得,能够充分引导学生以地理学的思维方式探究问题,发现规律。 上海民办华二宝山实验学校曹雨老师点评 陈昌文老师在肯定了课堂教学的优点之后,也提出课堂上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问题,他认为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学习本课的意义,也就是将学习动机由外化内,上升到认知的层面,让学生意识到为什么要学,进而在学生的内心深处激发出学习动力,在主观认识上产生对于本课学习的内驱力。 陈昌文老师点评 最后,卢晓旭老师对于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性点评。他认为地理课堂要用区域案例,学地理知识,育核心素养。教师要认识到课程高度的素养目标才是教学最终极的目标。同时他希望展示课能以联盟地理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为依据,开展以问题为引领的教学,将教学目标串接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另外,地理课堂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要让学生有完整的思想,全面地展现观点,在这个过程中张扬个性、认识个人价值。卢老师指出,李老师工作不久,一年来的努力为我们探索着新教师快速成长的路径,期待不久能通过李老师成长的现实打造出检验成功的路径。 卢晓旭老师点评 本次学科联盟地理教研活动依托于华东师范大学的平台资源以及成员校的支持,参会教师互相之间交流分享,讨论学习,拓宽了地理教学教研的视野与思路,也为教师们的专业成长与素养提升指出了方向。 研讨活动现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