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YHZJ思维导图和综合思维教学实验招募信息(教师)

(本文件PDF版)

老师您好!

最近我们正在开展两项关于使用思维导图对高中生综合思维影响的研究,这两项研究均通过了华东师范大学人类受试者保护委员会的实验伦理审查,批准号为HR 545-2021HR 226-2022(点击批准号查看批准函)。

现在,每个项目需要招募上海广东山东湖南新疆四川吉林山西8省市中任意地级市的高二或高三年级的1名地理教师参与实验,另外,需要您协助我们招募您所教1个班级的学生和您配合进行实验。招募学生需要学生及其家长各自通过网络平台分别签署知情同意书不强求一个班级内的所有学生全员参加实验,均根据自愿,但尽可能达到80%以上,有部分学生不参加实验不影响您的正常教学。同时需要中学同意开展此项实验,并提供批复函。我们出具了联系合作实验的联系函,并提供了批复函草稿供中学参考。

实验内容结合您45节课的内容,教授学生绘制特定模式的思维导图,目的以提高他们的综合思维水平。

实验过程:整个实验工作包括四个阶段,如下,实验时间自9月中旬至11月底。

1.   进行实验教师培训(通过腾讯会议)和开展教学设计(4周,8-9月)

2.   实验教师协助我们招募高二或高三某一个班内的学生愿意参与教学实验(9月中旬前),之后进行师生相关因素水平的前测(1周,913-16日或19-23日)

3.   按要求开设45节实验课(持续7-8周,926-30日、1010-14日、1024-28日、117-11日、1114-18日)

4.   师生相关因素水平的后测(1周,1114-18日或1121-25日)

报酬:我们将为参与实验的老师提供微薄的、仅具象征意义的劳务报酬(400/人),费用将在培训开始后,您确认可以正式参与后及时发放。我们不为学生志愿者提供报酬,但会给学生发放一份价值30元的纪念品(华东师范大学吉祥物钥匙扣纪念品和印有华东师范大学LOGO的文件袋)。

项目简介:

(项目1教师指向综合思维的思维导图指导水平对学生综合思维的影响

简介:思维导图是地理教师提升学生综合思维常用的教学手段。但教师指向综合思维的思维导图指导行为的水平高低有别,并且教师指向综合思维的思维导图指导行为水平高低是如何影响学生综合思维发展的有待探究。我们正在开展相应的教师指向综合思维的思维导图指导行为水平测量、提升实践以及影响机制的研究。为此我们邀请您和您的授课的班级参与实验,以获得研究所需要的关键数据。

实验课节数:4

招募人数:8人,指定8省市各1

项目执行人:杨叶 yy19960818@126.com

伦理审查批准函:HR 545-2021

实验联系函:点击查看实验联系函WORD版)  PDF手填版

中学批复函(参考草稿):中学同意实验的批复WORD-参考草稿-可修改

教师应募请点击教师招募和知情同意书签署平台

附:被试知情同意书批准  学生招募和知情同意书签署平台

家长知情同意书批准  家长知情同意书签署平台

 

(项目2基于学科思维导图的学生地理综合思维培养策略及效果研究

简介: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是当前地理教学重要课题,采用什么样的策略培养,如何验证培养策略的效果,需要进行实证研究。目前有采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的实证研究,但表明思维导图在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的部分维度上存在不足。因此,在利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时,有必要提出一种更符合地理综合思维内涵的学科思维导图模式作为教学策略,并检验其使用效果。为此我们邀请您和您授课的班级参与实验,以获得研究所需要的关键数据。

实验课节数:5

招募人数:8人,指定8省市各1

项目执行人:黄芝洁 1101567694@qq.com

伦理审查批准函:HR 226-2022

实验联系函:点击查看实验联系函WORD版)  PDF手填版

中学批复函(参考草稿):中学同意实验的批复WORD-参考草稿-可修改)

教师应募请点击教师招募和知情同意书签署平台

附:被试知情同意书批准  学生招募和知情同意书签署平台

家长知情同意书批准  家长知情同意书签署平台

项目1和项目2的异同:

以上两个项目在开展中相同和不同之处如下,您可以根据它们的区别,结合自己的兴趣选择其中之一参加。

对比

项目1(执行人:杨叶)

项目2(执行人:黄芝洁)

因变量(Y

学生后测综合思维水平

自变量(X

教师指向综合思维的思维导图指导水平(连续变量)

教师的教学策略(前后分组变量 0à1

协变量或控制变量(X)

学生前测综合思维水平、学生思维导图的绘制水平(连续变量)

学生前测综合思维水平

研究方法

多元回归分析

前后测数据均值比较

相同点

1.    思维导图标准:两个项目中,教师实验教学所用的思维导图均有标准(两个项目标准不同)。

2.    教师自我学习:两个项目中,教师自己均要学会绘制高质量的思维导图(4.5-5分)。

3.    教师教学行为:两个项目中,教师要使用自己绘制的高质量的思维导图(达4.5分以上才可)开展教学。

4.    教师教学行为:两个项目中,教师均要告知学生思维导图的标准(两个项目标准不同),并都需要指导学生绘制符合标准的思维导图。

5.    学生学习行为:两个项目中,学生均需要按标准绘制尽可能符合标准的思维导图。

6.    教学实验测量:两个项目中,实验前、实验后均需要测量学生的综合思维水平。

7.    课堂教学录像:两个项目中,实验教师均需要进行教学录像。(录像课数量均为5节,分别是4节实验课+1实验前课录像5节实验课录像)

思维导图标准

思维导图标准(杨叶版)查看思维导图标准

思维导图标准(黄芝洁版查看思维导图标准

标准思维导图

标准思维导图(杨叶版)查看标准思维导图示例

标准思维导图(黄芝洁版查看标准思维导图示例

教师行为

1.    项目组向教师公布“教师指向综合思维思维导图指导水平”标准,实验教师参照指导标准,设计需要绘制思维导图的教学内容(共4节课),4个课时的教学内容设计要求能覆盖标准思维导图的所有维度。

2.    教师基于每个教学内容设计一幅思维导图,作为教师指导学生修改其所绘思维导图的内心参照(不一定展示给学生),在教学中指导学生绘制标准思维导图(5分)。(教师指导水平有个体差异,一节课覆盖的综合思维维度越多,每个维度指导水平越高,“教师指向综合思维的思维导图指导水平”就越高)。

3.    需要测量教师“指向综合思维的思维导图指导水平”。

1.    教师基于其教学内容(共5节课)分别设计一个具有综合性特征的地理问题用于教学分析,要求包括:

15节课覆盖综合思维六个维度;

25节课的内容均要求能用标准思维导图(5分)展现;

3)教师用标准思维导图(5分)引导学生分析问题。

2.    不需要测量教师的指导水平,只需要评价教师是否做到了以上第1条。

学生行为

需要测量学生所绘制出的思维导图的水平(与标准思维导图的相符程度)

不需要测量学生所绘制出的思维导图的水平(与标准思维导图的相符程度)

授课时数

4节课4节录像)+另加1节实验前录像

5节课5节录像)

 

应募:如果您是上述8省市的高二或高三年级地理任课教师,我们向您发出正式邀请,如果您对此项研究感兴趣,并觉得不太浪费您的时间,甚至预计还可能会因此在个人专业发展上有所获得,我们欢迎您点击招募平台网址应募。应募前还需要确认您下学期所教的高二或高三年级能成功招募到1个班级80%以上的学生愿意参与实验。两个项目实验内容略有不同,但差异不大,您可以任意选择1个项目。应募时需要提供盖章的中学同意实验的批复函(可以开学后补交),我们会对应募老师的信息进行确认,最终确定是否入选实验项目。

应募配额说明:由于我们只招募8省市的16位老师(每个项目招募8位老师)参与,我们设置了应募配额,如果有1位老师捷足先登,则会显示配额已满。只有当前面应募的老师不具备相应条件,我们才会继续开放配额。敬请后来的老师谅解!

感谢您的关注!

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2022.8.8